北京市長陳希同的「平亂報告」是一篇重要的文件,文內縷述大量資料,為了將八九學運定性為「反革命暴亂」,提供了「事實根據」。
問題是,文內的資料,任何當時曾經親在北京採訪的記者,均不能不高度置疑。以錯誤的資料來推斷出錯誤的結論,正是中共保守當權派的伎倆。「六˙四」之後,為了逃避劊子手的罪責,當權派不斷編造謊言、偽造事例,來抹黑學運民運,企圖導人相信「平暴」有理。
陳希同報告是此中表表者,其後大量攻擊學運的文章,均源於這份報告。他混淆視聽的手法,不外是:(一)半真半假。在一些曾經發生過的事件當中,增添枝葉,醜化這些事件。(二)顛倒因果。故意將時序倒亂,製造學生和知識分子「煽動」暴亂的假象。(三)杜撰事例。利用外國和港、台記者無法全面採訪的缺口,編造「消息」,肆意造謠。
為免讀者日後對八九學運過程淡忘之時,被陳希同報告的似是而非資料所誤導,本書編輯特將報告中的錯誤資料、或值得懷疑而無法查證真假的資料指出,供讀者辨正。
除了下列二十多項訂正之外,其餘內容,並不表示全部正確,只是有些情況超越香港記者的採訪範圍,無任何根據予以質疑,因此無法加上註腳。此外,本文只提出資料上的疑點,觀點問題則不予辯論。
(1)
|
《九十年代》並無這篇文章,《經濟日報》上張五常一篇文章則有類似提法。
|
(2)
|
當時陳軍並非「中國民聯」成員。
|
(3)
|
陳軍當時在他所開設的捷捷酒吧內對個別外國記者透露聯名信的事,不是舉行外國記者招待會。
|
(4)
|
二月廿六日的四十二人聯名信,戈揚並無簽名,而且這封信由自然科學家施雅風、許長英發起,張顯揚、李洪林、包遵信等人只是聯署。
|
(5)
|
三月廿九日張貼出來的方勵之文章《中國的失望和希望》,僅在北京大學三角地張貼,而且馬上被人撕掉,並不是「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廣為張貼」。
|
(6)
|
北京大學的「民主沙龍」由一群熱心學生輪流主持,非全是王丹主持。
|
(7)
|
根據當時在北京採訪的記者的大量報道,胡耀邦逝世之初,校園出現的大小字報和標語,以表達不滿的情緒為主,絕少所謂「公然號召推翻共產黨的領導」者。
|
(8)
|
所謂「衝擊新華門」是官方的說法,詳情請閱本書有關文章。只有個別市民被武警追打時高叫「打倒共產黨」。
|
(9)
|
陳軍一直否認是「中國民主聯盟」成員,直至今年九月才正式加入。亦從沒有公開資料顯示劉曉波曾加入民聯。
|
(10)
|
《敦促中國大陸民主改革宣言》是今年二月十七日在美國成立的「促進大陸民主化聯絡組」發表的,當時遠遠早於胡耀邦之死,並非「動亂一開始」就插手的「政治勢力」。而且方勵之並沒有答應擔任組長,經於八九年四月一日通過《百姓》半月刊澄清。
|
(11)
|
外國傳媒所估計的遊行人數遠遠不止此數。當時的估計是「四˙二七」十萬學生遊行,「五˙四」六萬學生遊行。
|
(12)
|
北京學生絕食期間,各界人士提供物質、贈送飲品、食料、照顧學生等,據當時記者採訪所知,絕大多數是自發性;學生和群眾都不知道原來「黨和政府」曾經「竭盡全力」地做了工作。
|
(13)
|
根據當時中央電視台的報道,學運期間,交通事故和搶劫事件比平時大大減少;沒有任何市民認為「北京的社會秩序陷於一片混亂」。
|
(14)
|
「這些人」到天安門發表演說,其實是應統戰部長閻明復的邀請,勸諭學生撤離廣場;陳希同卻形容為「進行煽動」。
|
(15)
|
「首都知識界聯合會」成立於五月廿三日,《五˙一六聲明》早在該會成立前發表。
|
(16)
|
上述「造謠」事項是陳希同似是而非的「獨家消息」,根據本書編委成員在北京採訪之見聞,曾在遊行中出現道具棺材,諷刺「官倒」,但非為了「鄧小平下台」;至於燒鄧像、燃放鞭炮等,無任何外國或港、台傳媒報道有關「消息」。
|
(17)
|
根據香港記者在軍隊入城當晚現場所見,各路口堵截軍車者均是附近居民,突然驚見軍車出現而紛紛跑出來,並無「動亂組織者」因掌握軍情而部署的跡象。
|
(18)
|
根據北高聯公布的財政報告,無顯示當時已「開始非法採購武器」,亦無外國或港、台傳媒報道這項「消息」。
|
(19)
|
「敢死隊」、「飛虎隊」等並無向香港記者揚言要「軟禁⋯⋯」云云,陳希同首次「披露」有關消息。
|
(20)
|
「數千萬港幣」乃空中樓閣,香港各界捐款二千萬港元一直無法送到學生手中,至今留在香港,未知如何處理。
|
(21)
|
記者在北京採訪時只聽聞「支持李鵬」遊行者獲發獎金。至於堵軍車和打死軍人可領錢,當時無任何記者得知,此乃陳希同的「獨家消息」。
|
(22)
|
車禍死者均被送到醫院,無人可以「搶奪屍體」;北高聯曾號召「抬棺大遊行」,但結果並無抬棺,僅如平常打著旗幟遊行。
|
(23)
|
此「暴動態勢」,香港在京採訪記者無人看到,亦無任何傳媒曾作報道。六月三日學生曾在入城軍車內搜出菜刀等物,當時已送交戒嚴部隊。
|
(24)
|
由於事態急轉直下,香港記者於「六˙四」之後無法正常採訪,且迫於形勢匆匆返港,因此「反革命暴徒是怎樣殘害解放軍的」全段所述情況,無法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