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目錄 作者 圖片區 申請基金 ENG  
 

學運始末
人物
專題
新聞界
文獻
八九民運大事記
二十年大事記
申請 "人民不會忘記"
基金
香港記者協會

圖片區  

四月初,北大出現第一張倡議校園民主的大字報。 羅綺萍攝
 

 
充滿使命感的中華兒女。 冼偉強攝 
 
四月十九日凌晨,北京學生第一次衝擊新華門。 陳木南攝 

 

新華門前告御狀。 陳木南攝
 

 
壯歌送君行。 冼偉強攝 
 
學生心目中的胡耀邦。 陳木南攝 

 
 四˙二零新華門流血事件。 羅綺萍攝

 
群眾夾道送別胡耀邦。 陳木南攝 

 
鄧小平一語定性。 陳木南攝 

 
 前仆後繼保衛天安門廣場。 黃勤帶攝

 

拍下歷史性的四˙二七。 陳天權攝
 

 
 旗幟鮮明的北高聯。 梁耀榮攝
 
 在生命中的這七天。 冼偉強攝

 絕食行動破釜沉舟。 冼偉強攝
 

 
學生問:「餓你兩天看?」 陳木南攝 
 
 搶救絕食學生。 羅綺萍攝
 
 漫畫反映出學生情懷。 陳木南攝

 

廣場上出現俄文標語。 冼偉強攝
 

 
 五˙一七全民遊行。 葉英傑攝
 
 解放軍在北京市郊候命。 冼偉強攝
 
小孩子可知道發生什麼事? 陳木南攝 

亞洲週刊提供
 

 
 戴起口罩防催淚瓦斯。 陳木南攝

 
一名大學生臥在車輪下,阻擋軍隊進城。陳木南攝 

 
 北京市民向軍隊提供食水、食物。 陳木南攝
 
 外省學生眾志成城。 陳木南攝
 
市民護送「民主女神」到天安門廣場。 陳木南攝 
 
 自行車敢死隊。 陳木南攝
 
 掙破樊籠的新聞報道。 陳木南攝
 
一夫當關。 冼偉強攝 
 
 軍隊屠城,死傷無數。亞洲週刊提供
 
 六月三日凌晨,娃娃兵進城。 陳木南攝
 
 長安街上,市民紛紛中槍。 陳木南攝
 
 學生從廣場東南面撤離。學生提供
 
被屠殺者屍體滿布復興門醫院殮房。 陳玉華攝 
 
六月五日北京飯店露台門窗被封。 陳木南攝 

 

解放軍鏡頭下的天安門廣場,及所謂的「反革命暴亂」。這組圖片自北京街頭佈告板上翻攝。
 

 
 

解放軍鏡頭下的天安門廣場,及所謂的「反革命暴亂」。這組圖片自北京街頭佈告板上翻攝。 

 
 

解放軍鏡頭下的天安門廣場,及所謂的「反革命暴亂」。這組圖片自北京街頭佈告板上翻攝。 

 
 中共政府進行全國性搜捕行動。 中央電視台
 
 王丹 。葉英傑攝
 
吾爾開希 。黃勤帶攝 
 
 柴玲和封從德。葉英傑攝
 
馬少方 
 
 楊濤
 
 周勇軍
 
 王超華
 
 沈彤
 
 方勵之夫婦
 
嚴家其 
 
 包遵信
 
 戴晴
 
 韓東方
 
 學生愛國心佈滿紀念碑上。 冼偉強攝
 
 橫眉冷對千夫指。 陳木南攝
 
大批香港物資運抵天安門廣場。 陳天權攝 
 
 學生說:「我們不養狗了。」 冼偉強攝
 
 直升機在廣場上空撒放解釋戒嚴令的傳單。 冼偉強攝
 
四月二十二日西安新城廣場的警民衝突。 學生提供 
 
亞洲週刊提供 
 
中央電視台的旗幟飄到紀念碑上。 陳木南攝 
 
 為自由、民主踏出的一步。 冼偉強攝
 
 
回前


 

 

主頁 目錄 作者 圖片區 申請基金 ENG  

香港記者協會 © 2010 版權所有